遊樂器遊戲新聞
-
慶祝40週年,SNK Neo Geo Mini復刻遊戲主機照片洩漏!內建40套遊戲!
也許是舊款經典遊戲越沈越香,加上近年來不少老牌遊戲公司開始慶祝成立30、40週年,因此紛紛推出各式復刻版的經典遊戲主機,搭配內建當年的當紅遊戲,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嘗鮮! 包括Nintendo(任天堂)在2016年11月推出了Famicom Mini(經典迷你紅白機)、2017年9月再次推出Super Famicom Mini(經典迷你超任),以及SEGA授權台灣AtGames(愛勝遊戲)於2018年2月推出Mega Drive Flashback HD,都算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復刻版迷你懷舊遊戲機。就連老牌的Atari,也宣佈在2018年3月的GDC大會中,宣佈推出Atari VCS復刻版,採用紋木搭配金屬材質,呈現出經典的懷舊風貌。 當上述那些復刻版的迷你主機,外型都採用家庭遊戲機的外型做比例上的縮減之下,同樣是老牌的SNK,選擇使用不一樣的設計,推出Neo Geo Mini復刻主機。外型採用Arcade(街機)的Cabinet(立櫃)樣式,控制台上面有搖桿、四顆鍵盤,以及Start、Select等必要按鈕,上方則有內建一個大約是3.5吋的小彩色螢幕,讓人可以直接在上面盯著小螢幕來玩,或者連接到大的電視螢幕來玩。 在連接埠方面,SNK Neo Geo Mini主機的左側與右側皆有個Joystick/Game Pad Port,可方便玩家連接額外的控制器,讓玩家可以進行雙打對戰,SNK也原裝Neo Geo的搖桿,讓玩家使用。至於主機後面,則有開關鈕、HDMI Out埠(輸出至電視或螢幕)、AV/AUX out埠(是的,可以連接早期AV端子的電視)、DC-in埠(連接電源用)。 在遊戲方面,Neo Geo Mini將會內建40款當年經典遊戲,像是拳皇、越南大戰、餓狼傳說等系列,讓玩家回味當年在外面電玩間投幣練功破關的日子。以下就是內建的40套遊戲列表(A排到Z)。 01. 3 Count Bout 02. Art of Fighting 03. Blazing Star 04. Blue's Journey 05. Crossed Swords 06. Fatal Fury Special 07. Football Frenzy 08. Garou: Mark of the Wolves 09. Ghost Pilots 10. King of the Monsters 11. King of the Monsters 2 12. Kizuna Encounter 13. Last Resort 14. Magician Lord 15. Metal Slug 16. Metal Slug 2 17. Metal Slug 3 18. Metal Slug 4 19. Metal Slug 5 20. Metal Slug X 21. Mutation Nation 22. Ninja Masters 23. Puzzled 24. Real Bout Fatal Fury 25. Robo Army 26. Samurai Shodown II 27. Samurai Shodwon IV 28. Samurai Shodown V Special 29. Sengouku3 30. Shock Troopers 31. Shock Troopers 2nd Squad 32. Super Sidekicks 33. The King of Fighters '95 34. The King of Fighters '97 35. The King of Fighters '98 36. The King of Fighters 2000 37. The King of Fighters 2002 38. The Last Blade 2 39. Top Player's Golf 40. World Heroes Perfect 由於這個消息是從某YouTuber所揭露,在公佈的內容中,可看到許多商品照,而非真正實拍的產品照。加上SNK官方也尚未證實,他們是否有推出這款主機,因此目前詳細規格與售價,仍不得而知。 此外,透過目前揭露的照片來看,SNK Neo Geo Mini體積非常小,若到時候上市時外型就是這樣的話,透過依照比例尺來估算,整體寬和高可能只有8 x 10 cm而已,這樣的話,有可能塞入的東西並不多。這樣分析來看,那個螢幕也有可能是Dummy螢幕,或只是純遊戲海報而已,玩家仍須透過外接HDMI埠連接至電視或顯示器,才能真正顯示出遊戲畫面。至於控制器方面,也很有可能是造型而已,畢竟SNK有額外提供兩組外接的控制器,讓玩家能夠坐在客廳沙發上好好享受大螢幕的快感。這樣玩家們就不會在那麼小的螢幕瞇瞇眼,且使用那麼小控制「氣」且發不出大絕,玩到7pupu。 總之,最終版本是否會長成這個樣子,或者另有不同的造型,就等後續SNK正式公佈了!喜愛懷舊遊戲的玩家們,可以準備存錢囉! [更新] 無獨有偶的,另外還有一家位於美國南加州的MyArcadeGaming,也有推出Arcade Cabinet樣式的迷你電玩主機,像這一款,就是一款內建4.25吋全彩螢幕、10吋 (25.4公分) 高,且擁有夠寬敞控制台的迷你電玩,目前官方建議售價是99.99美元。 遊戲都是取自於1980年代DATA EAST所推出的各式大型電玩遊戲,像是BurgerTime、Karate Champ、Bad Dudes等等,總共內建了超過30款遊戲。搭配搖桿採可拆卸設計,拆下就變D-Pad,另右邊有4顆控制按鈕,並有額外的投幣鈕、返回鈕、開始鈕。電池方面可以安裝4顆AAA電池,或是連接DC-5V的變壓器,即可玩樂!
-
《底特律:變人》遊戲試玩畫面搶先曝光,5月25日一起思考怎樣才稱而為「人」?
前些日子(4/10)受到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的邀請,前往信義區搶先體驗預計今年(2018)5月25日上市的《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此款遊戲的話題從2016年E3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所釋出預告片就能看見端倪,再至去年東京電玩展以及今年台北電玩展,Sony PlayStation攤位上總是能見到此款遊戲的身影以及「仿生人」,那這款遊戲究竟是如何帶給玩家全新的體驗?小W編實際訪問到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通通報乎你知! 進到會場後,就由此次預計接受媒體訪問的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為媒體再一次介紹遊戲的特點以及更多細節,包含了我們所會遇見的3位仿生人、遊戲分支以及遊戲設計等,我們還搶先看見《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的製作幕後花絮! 首先介紹的是在2016年E3預告當中登場的康納,康納的型號為RK800是最原型機種,為當時世界最大的仿生人公司所創造,作為溝通師,他必須要調查各種異常仿生人,就如同我們在預告當中看見的! 第二種我們會遇見的是卡菈,卡菈型號為AX400屬於較為普遍的機種,在遊戲當中作為單獨扶養小孩的男人所購買,大多時間都在學習如何照顧一整個家的人,而她又將會遇見什麼樣的故事發展呢? 最後一位要介紹的角色為馬庫斯,屬於較為精密機種的馬庫斯型號不明,基本上是受過精良訓練的私人助理,不論是成為保鑣或是管家都大有可能,而在遊戲當中他被一名遊戲相當有名的藝術家──卡爾所購買。 在進入遊戲畫面之前,首先簡單的介紹此款遊戲的基本介紹,《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是由Quantic Dream團隊所製作,也就是《暴雨殺機》的製作團隊所開發的最新遊戲,延續團隊的開發傳統,將為玩家們帶來各種選擇所組成的不同後果。 遊戲本身架構在2038年美國的底特律市,這汽車城在發明並且將仿生人帶入日常後迎來復甦,但是仿生人開始表現得有如人類一般時,事情就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玩家們在每次的選擇以及行動都將會決定各個角色不同的命運,而這整座城市的去向,將由我們決定。 簡短說一下小W編的試玩心得:遊戲在玩家們每到一個段落之後,會有分支點的回顧以及玩家們所遇到的各種選擇和劇情所受影響細節。在操作、對話以及整個世界觀的架構上相當漂亮且宏偉,玩家們絕對能夠感受到類似《銀翼殺手》、《西方極樂世界》等場景,不過最後在每一則故事的最後,我們都會與自己對話,究竟,什麼為人? 結束遊戲試玩後,我們也搶先訪問到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讓玩家們可以更深入了解遊戲究竟想傳達什麼給玩家,或是在各家媒體試玩上市版本後,有哪些試不一樣的體驗。 Q1:3位主角在遊戲當中可能會有死亡的情況會發生,決定仿生人的生與死是否會造成其他主角的分歧? A1:如果只又一種方式遊玩的話,確實會深層的影響相關的故事,並且影響整個世界觀的發展。 Q2:試玩的時候,主角有遇到與其他配角的友好度展示,這是從每一個章節最初長期累積而來,若是想要更換劇情分歧的話,是否要從頭開始? A2:每個角色都有互動的配角的角色,卡菈與愛麗絲:警察與馬克思,如果會造成各式各樣的影響,不論是對立或中立。在選擇時會影響整個角色的進展以及曲線,如果你想回到過去的話,在遊戲開始之前,需要重新選擇關係,並且捨棄所有你完成的。你還是要從不同的過程開始,所以如果玩到一定的進度回到過去的話原本的關係就會重置。但是要告訴玩家們,所有的選擇,後果都要由選擇的我們自行承擔。 Q3:在剛剛的試玩當中可以看見卡菈是重新被帶回去,算是損害後回來,對於仿生人死亡的定義是否有些模糊,死亡對他們來說究竟對劇情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A3:仿生人本身為機器人,確實是能夠被修復的,可是所有的角色都有機會死亡,但是回來的那個仿生人會是那位卡菈嗎?還是另有其人? Q4:我們在遊戲當中也能夠看見,仿生人基本是由機器構成,為何遊戲的名稱不以仿生人為主軸而要以變人呢? A4:這不就是整個遊戲的核心問題嗎?什麼是人?難道由血與骨頭組成就是人嗎?我們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就是要不停的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東西? Q5:有沒有參考到「暴雨殺機」介面?遊戲每一章節的最後總有過去的畫面,是希望檢視還是有其他用意? A5:第二題的問題,是有其他用意,要有其他的,讓玩家們能夠快速想起之前的過程,並且意識到哪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快速尋找分歧點。第一個問題部份,我們當然有參考關於暴雨殺機的東西,我們嘗試讓整個遊戲,擷取遊戲當中成功的概念,在畫質以及遊戲的方式上有所突破,希望有全新的創新。 Q6:在遊戲當中有看見仿生人能夠被購買,是否還有其他購買方式?在當時的世界觀算是高檔消費嗎? A6:仿生人有各種不同的機型與機種,所以有很多種模式,其實就像是購車一樣,有很多種購買方式,也有可能需要分期付款等等。車子也有分成有高級車以及低階車,便宜的機種有幾千美元,好一些的機種,則要貴一點的價格,要價幾十萬美元。 Q7:遊戲最後有幾種結局? A7:不能說喔!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最後談到這款遊戲,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劇情,最後一個章節可能會有一千多種不同的可能性,是敵人是朋友都有可能。 Q8:馬克思前往購買顏料的那段劇情,在經過公園與馬路,有遇見很多路人,如果我不動的話,他旁邊的世界是否會一直改變? A8:世界確實會改變,你可以花二十五分鐘就四處看,可以看見許多有趣的事情,不同小的劇情發生,傳教士傳教、迷你的劇情發生,讓玩家們了解到在底特律,人類與仿生人的互動如何。在試玩的同時會有不同的時間差距,主要原因也在於玩家們有沒有花時間探索世界。 Q9: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科幻作品皆在探討仿生人與人的關係?有參考了什麼作品嗎? A9:我們有參考你腦中浮現的電影、電視節目,但是這次的遊戲是非常原創的故事,但我並不認為我們是從相同的角度切入這樣的議題,我們嘗試從不同的地方切入議題。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可以知道未來世界機器與人類的關係,觸碰到更深層的哲學議題。《西方極樂世界》、《銀翼殺手》等我們都有射略,主題雖舊,角度卻新。仿生人在真正開始覺醒時會如何影響社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玩家們看到現在現在的社會,而有所反思。 最後,提供一些購買訊息,若是玩家們有想要體驗的話,遊戲目前預計將於5月25日上市,由於屬於Sony PlayStation平台獨佔遊戲,本身只能夠在PlayStation4以及PlayStation 4 Pro遊玩;購買方式可以選擇實體光碟版與下載版,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690元,實體典藏版以及豪華下載版,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790元。遊戲本身也能夠支援DUALSHOCK以及獎盃機能。 寫於文末,近年關於什麼才是「人」的作品不勝枚舉,從《攻殼機動隊》、《駭客任務》、《西方極樂世界》、《銀翼殺手》或《寄生獸》,我們總是習慣用二元思考方式分類與我不同的族類,異性戀、同性戀;男性、女性等等。或許就像哲學家哈洛威(Haraway)所說的:「除了人類自己劃分了智人以外,我們從未成為人類過。」所以,究竟怎樣才得以稱而為人呢? (01) (02) (03)
-
Nintendo全新黑科技專利曝光,多個螢幕可連接並共同顯示遊戲畫面
Nintendo自從於去年(2017)發表全新家用平台Nintendo Switch(NS)後,在家用主機的市場上又帶起一震狂瀾,NS遊玩的方式能夠透過電視轉接盒輸出Full HD解析度畫面,也能獨立使用自己的螢幕與他人的把手遊玩,更可以變成掌上型遊樂器隨身攜帶。今年4月12日,Nintendo在「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上申請一項全新專利! USPTO的官網上顯示此項的專利為Nintendo所申請,是一款針對遊戲系統的技術,其中圖片描述具有「多種訊息處理裝置且互相連通」的特色。此技術主要透過「ad-hoc」,實現多元化訊息處理的通訊方式;換言之,就是能夠將多個觸控螢幕透過觸控的方式將其「連接」成一個遊戲介面,產生多個螢幕共同呈現同一畫面的體驗。 實際上,每個螢幕都能夠作為獨立完整的個體,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圖形處理器、無線功能以及電池等等。 在專利申請的圖例顯示,透過手指觸控將球從一個屏幕拖移至另外一個螢幕上,系統並不會失去球的軌跡,能看見一顆球在兩個螢幕之間無縫的移動;除了這樣的效果外,在連接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不用將螢幕實際的連接在一起,我們能透過「Bank」的功能,讓球體可以從未連接的狀態下移動至另外一個螢幕上。 除了可以相互連結以及「Bank」的特別技術外,在專利當中也展示到能夠將另外一組螢幕向上傾斜,以此給予螢幕上所顯示物品動能,在專利圖例當中則以保齡球作為範例,只要將另外一側的螢幕向上移動後,螢幕上顯示的保齡球就會擊中另一個螢幕上的保齡球瓶。最後,此螢幕還能在現實當中拼接成一個三維空間的螢幕,以此來呈現「真.3D」?XD 不過其實Nintendo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連接螢幕技術的人,在2009年時,Intel也曾提過名為「Intel Multi-Client Display」的設計裡面,就近似於此次Nintendo所提出的新專利。不同之處本身在於Intel主要的目標是用於較小的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等上組合使用,而Nintendo則較趨近於遊戲上的應用。 可想而知的是此螢幕若是真的經過Nintendo而完成,在遊戲的類型上定會有重大突破,也會打破傳統的掌上型遊樂器以及家用遊戲的產品極限,要是能夠將所有螢幕連接一起玩遊戲,誰還會想要用傳統的螢幕呢?希望我們在看見了這樣的專利申請計畫後,Nintendo可以趕快著手試著使其量產,畢竟在NS的螢幕上也並非最新、最強的硬體,或許推出此全新螢幕能夠與一年就有相當亮眼成績的NS結合,再創一波銷售高峰! (01) (02)
-
智慧型手機蠶食鯨吞掌上型遊樂器市場,Sony準備停產掌機PS Vita?
作為Sony PlayStation Portable(PSP)接續機種的PlayStation Vita(PS Vita),於2011年推出之際,正巧碰上智慧型手機迅速崛起;Apple(蘋果)在當年10月4日的發布會上,發表全新一代iPhone 4S,這款iPhone創下開始販售24小時後即售出1,000,000部的驚人成績。時至今日,掌上型遊樂器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近日西班牙Sony的Twitter竟釋出驚人消息? 根據國外媒體《dailystar》報導,目前正準備走向產品生命週期最後的PS Vita,Sony似乎也已準備停產PS Vita,而此事究竟為何會曝光呢?事情發生得相當有趣,起初有名YouTuber於Twitter上發文Tag西班牙Sony,想要藉此詢問市面上竟然都買不到PS Vita,結果西班牙Sony將問題丟球給西班牙PlayStation,而接到燙手山芋的「小編」竟然直接回答:「是的!的確不會再繼續了!」,這似乎間接證實PS Vita的產品死期不遠矣。 其實官方今年(2018)稍早前曾釋出訊息,提及PlayStation Plus(PS Plus)的每月免費遊戲陣容將只持續提供PlayStation 3(PS3)以及PS Vita,並直至2019年3月9日為止。在此日期後,PS Plus會員的每月免費遊戲陣容將不再列入此2款平台遊戲,但是會員本身仍可繼續遊玩任何已經下載,或先前加入下載佇列的平台遊戲。 Sony官方也提到會作出如此決定的原因,主要在於目前其大多數的玩家都是在PlayStation 4(PS4)或PlayStation 4 Pro(PS4 Pro)上體驗他們的產品,而PS4與PS4 Pro的遊戲只會越來越多,所以必須作出此決定。 最後,雖然停產的消息仍舊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根據種種的跡象都顯示產品生命週期已進入最後倒數,若是玩家們想要作收藏意圖的話,可能要加緊充能(?)自己的荷包囉! (01) (02) (03) (04)
-
誕生30周年紀念!SEGA將於2018推出經典16-Bit復刻「Mega Drive Mini」主機
近兩年來,家用主機平台上捲起「復古」狂潮,Nintendo在2017年推出「迷你紅白機」與「迷你超任」2款經典主機的復刻迷你版,並在遊戲平台上斬獲無數老玩家的目光,當然也包括荷包。除了家用主機平台外,其實也有相當多的遊戲也紛紛重啟或重製;日本遊戲大廠SEGA當然也沒錯過這樣的潮流,除了推出外,今年又有準備新的復刻主機要推出囉! SEGA於4月14日自家於東京秋葉原舉辦的「セガフェス」(SEGA Fes)期間,除了宣布《莎木I&II》的發售日期外,也宣布全新遊戲《新櫻花大戰》(名稱暫譯)的相關消息,將以太正二十九年的帝都・東京為舞台描繪全新劇情,為《櫻花大戰》系列的完全新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令人期待的消息也一併釋出,準備推出懷舊主機的迷你復刻版「Mega Drive Mini」,以慶祝Mega Drive(北美地區名稱為Genesis)問世30周年! Mega Drive在1988年問世後,與PC Engine、Super Famicom(超任)同屬於第四代的16-Bit主機,其中遊戲有相當多經典作品,其中包含《獸王記》、《大魔戒村》、《重裝機兵Leynos》與SEGA旗下最受歡迎IP《音速小子》等;從1988年至1994年的繼承機種SEGA Saturn開賣為止,總共6年的產品週期全球共售出3,075萬台的亮眼表現。 SEGA只於會場當中只展示其產品外貌,詳細的規格、所收錄遊戲以及相關上市資訊等官方都尚未公布,目前只知道預定於2018年推出。 但SEGA旗下的家用主機於此之後,卻也無力與另外兩大家用主機商Nintendo和Sony相抗衡,PlayStation系列主要以畫質取勝;Nintendo則以獨佔遊戲和家庭娛樂性取勝,一直找不到自身產品定位的SEGA家用平台也就此淡出家用平台舞台。 相信此次復刻對於粉絲們是一個相當好的消息,也希望SEGA可以持續推出更好的作品以及全新的家用主機平台,讓玩家們與粉絲們都能有更好的遊戲可以玩! (01) (02) (03) (04)
-
IGN評選史上前100遊戲,Nintendo包辦前十名6個席位成最大贏家!
IGN(Imagine Games Network)於前些日子陸續公布了一連串關於遊戲的重大消息,也正式在今年(2018)4月5日公布由他們評選的歷史「Top 100」遊戲名單,名單當中包括近30年來所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遊戲作品;小W編幫各位玩家們簡單彙整,大家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心心念念的經典遊戲究竟是第幾名吧! IGN本身也知道,要提出有史以來最強的電玩清單並非是件易事;換句話說,他們公司內部的每個人都喜歡遊戲,而不為想為了遊戲而爭執不下,不過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我們才能評選出這樣的遊戲名單。玩家們這時候一定相當好奇究竟評選的標準為何呢?其實最重要的標準相當簡單: 一、當此款遊戲出現時,此款遊戲對我們(玩家)、對社會以及對遊戲產業有著多大影響? 這樣的標準就意味著需要與其他實例進行權衡,有些有趣的地方更甚至是原作推出並未造成多大轟動,而在續作卻得到如雷的回響。團隊本身注意到作畫品質的差距,畢竟30年前的作畫品質不可能有現在的「3A」大作強悍;所以他們將重點更重視在遊戲自己的時代,那樣的遊戲體驗是多耳目一新。 其他也是他們的考量因素: 二、所有平台的遊戲都符合資格,只要它們在2017年12月31日前發布。 三、如果同時出現在多平台上,若非重製版,並不會強調特別的平台。 四、所有的遊戲作品都必須是單一作品,套裝的版本並不會列入考量。 五、名單當中所有遊戲皆收集了IGN核心團隊內容的意見,加以整理排序。 看完評選標準之後,令人心跳加速的名單就要公布囉! 100. 《Pokémon Go》 99. 《Final Fantasy VII》 98. 《大蜜蜂》 97. 《魔獸爭霸II:黑暗浪潮》 96. 《Star Wars: TIE Fighter》 95. 《The Oregon Trail》 94. 《猴島小英雄 2 特別版:里查克的復仇》 93. 《Burnout 3:Takedown》 92. 《異塵餘生 2》 91. 《Undertale》 在後方的名次當中,可以見到一年半前才剛出現的《Pokémon Go》,此款遊戲的出現證明了AR遊戲的可行性,以及透過新技術以及舊時代遊戲的翻新,成為了一款宛若真的有神奇寶貝圍繞的遊戲。其他遊戲還包括了《Final Fantasy VII》與《異塵餘生 2》。 90. 《英雄聯盟》 89. 《洛克人 3》 88. 《劍魂》 87. 《模擬城市2000》 86. 《魂斗羅》 85. 《Inside》 84. 《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 83. 《System Shock 2》 82. 《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 81. 《女神異聞錄 5》 此區段我們也看見了近年來帶動電競風潮的《英雄聯盟》,世界大賽已經來到了Season 7,去年由Samsung Galaxy奪下冠軍,讓Crown能夠一掃前恥,廠長Ambition正式登頂,在今年也堂堂邁入第八年,話題也將繼續燃燒!第81名也能看見這個月將要改編動畫上映的《女神異聞錄 5》。 80. 《神通鬼大》 79. 《薩爾達傳說:風之律動》 78. 《黃金眼 007》 77.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76. 《上古卷軸 5:無界天際》 75. 《UFO:Enemy Unknown》 74. 《幻想水滸傳 II》 73. 《戰地風雲 1942》 72. 《DOTA 2》 71. 《Final Fantasy 戰略版》 看見79名的《薩爾達傳說:風之律動》就勾起了小W編小時候的回憶了呢!這款遊戲為Nintendo GameCube獨佔遊戲,想當初我僅頻一己之力在各島嶼之間與大海上奔波,拿著被我戲稱為「指揮棒」(不是!)的道具改變風向,我到現在還記得三個音的順序是「左、下、右」呢! 70. 《絕地武士 2》 69. 《俠盜 2》 68. 《地底尋寶》 67. 《大金剛》 66. 《絕地要塞 2》 65. 《模擬市民》 64. 《搖滾樂團》 63.《異塵餘生 3》 62. 《阿邦阿卡大冒險》 61. 《耀西之島》 60. 《沉默之丘2》 59. 《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 58. 《質量效應》 57. 《決勝時刻 4:現代戰爭》 56. 《蝙蝠俠:阿卡漢城市》 55. 《The Witness》 54. 《Journey》 53. 《秘境探險 2:盜亦有道》 52. 《薩爾達傳說:穆修拉的面具》 51. 《鬥陣特攻》 51名為2年前爆紅的遊戲,戲稱每天都要「吸毒」的《鬥陣特攻》,現在依然維持著相當不錯的水準,雖說稍稍退燒,不過在當時確實造成了狂潮,讓玩家們見識到原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還能夠這樣玩,但我相信,若是能夠增加更不一樣的遊玩方式,或許就能夠吸引玩家回鍋了! 50. 《駭客入侵》 49. 《柏德之門 2》 48. 《小精靈小姐》 47. 《絕對武力 1.6》 46. 《女神異聞錄 4 黃金版》 45. 《地球冒險》 44. 《惡靈古堡》 43. 《暗黑破壞神 2》 42. 《星海爭霸》 41. 《魔獸世界》 40. 《星際大戰:舊共和國的武士》 39. 《潛龍諜影 2:自由之子》 38. 《FINAL FANTASY VI》 37. 《質量效應 2》 36. 《神奇寶貝 皮卡丘版》 35. 《薩爾達傳說》 34. 《血源詛咒》 33. 《銀河戰士 Prime》 32. 《惡靈古堡 4》 31. 《巫師 3:狂獵》 30. 《潛龍諜影》 29. 《超級瑪利歐銀河》 28. 《汪達與巨像》 27. 《生化奇兵 》 26. 《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 25. 《文明帝國 4》 24. 《Minecraft》 23. 《最後一戰 2》 22. 《戰慄時空》 21. 《潛龍諜影 3:食蛇者》 來到前30名,各位玩家們就會發現越來越多名字都相當熟悉了,這邊可以看見《生化奇兵》、《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文明帝國 4》和《Minecraft》,這幾款跨時代巨作絕對是帶著玩家們來到更不一樣的世界,小W編第一次玩《生化奇兵》的時候雖然嚇個半死,但是真的很好玩啊!《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不用說,2017年The Game Award的最佳遊戲得主,不容質疑! 20. 《最後生還者》 19. 《毀滅戰士》 18. 《超時空之鑰》 17. 《俠盜獵車手 5》 16. 《黑暗靈魂》 15. 《快打旋風 2》 14. 《超級瑪利歐兄弟》 13. 《最後一戰》 12. 《惡魔城 X:月下夜想曲》 11. 《傳送門 2》 前20果然各個都是佼佼著,從劇情取向遊戲逼近頂標的《最後生還者》、打著打著就要崩潰,「血尿」到不行的《黑暗靈魂》,或是跨時代到現在不知道成為多少玩家們心目中經典的橫向遊戲《超級瑪利歐兄弟》。好懷舊啊!這些熟悉的遊戲總讓人在回想起時,特別陶醉! 10. 《超級瑪利歐 64》 9. 《碧血狂殺》 8. 《戰慄時空 2》 7. 《俄羅斯方塊》 6. 《超級瑪利歐兄弟 3》 5. 《薩爾達傳說:眾神的三角神力》 4. 《超級銀河戰士》 3. 《傳送門》 2. 《薩爾達傳說:時之笛》 1. 《超級瑪利歐世界》 不過不得不說《俄羅斯方塊》與《傳送門》的出現,確實給小W編一個不小的驚喜!這款遊戲在1984公布之後,不知道造成多少少男少女們的瘋狂,甚至有著更種變形的玩法,從以前相當受歡迎的《Tetris Battle》再到由「LNG」引起潮流的《Tricky Tower》,風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呢!《傳送門》為玩家們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密室解謎玩法,從原本的探索、密碼鎖等制式的解法,有了一個全新跳躍的存在,當然,在玩這款遊戲的時候,首先你要克服的不是解不開的謎題,而是治不了的「3D暈眩症」。 在第5名與第2名我們又看見了《薩爾達傳說》系列續作,在1998年公布的《薩爾達傳說:時之笛》為第一款3D系列作,而且採用「時之笛」的設定,讓玩家們能夠慢慢的進入系統以及增加複雜性,在道具使用的純熟度以及安排確實成為遊戲業界當中的標竿,而且在劇情上的表現也是系列的頂尖之作,來吧!一起回來玩這復古的遊戲吧! 最後,前10名的遊戲人人都是強者,從《超級瑪利歐 64》講起,這款遊戲應該蒐集了所有其世界觀的2D橫向卷軸冒險遊戲核心之後,將其轉化成開創性的3D遊戲,絕對為《超級瑪利歐》系列帶來了璀璨的一頁;奪下第一名的《超級瑪利歐世界》更是有著相當誇張的魅力,從獨自一人到能夠與「耀西」一同闖關,還能夠使用斗篷技術,這款1900年推出的遊戲,絕對是所有六、七、八年級生當中最美好的回憶。 最後簡單將資料統整一下各遊戲公司的上榜名單,Nintendo:20個遊戲上榜、Konami:7個遊戲上榜、Valve:7個遊戲上榜、暴雪:6個遊戲上榜、EA:6個遊戲上榜、Square Enix:4個遊戲上榜、卡普空:4個遊戲上榜、2K:4個遊戲上榜、索尼:4個遊戲上榜、Rockstar:3個遊戲上榜、Bethesda:3個遊戲上榜、微軟:3個遊戲上榜。 整個榜單上就以Nintendo最為風光,奪下5分之1的席位,也不得不承認在遊戲體驗上,他們總是能給足我們「別出心裁」的體驗,不論是《超級瑪利歐》還是《薩爾達傳說》,在全新的平台「Wii」、「Switch」也都讓玩家們看見另一個世界的感覺。 最後,接下來當然也有許多漏網之魚,譬如說:《魔獸爭霸3》、《世紀帝國2》與《洛克人X4》(私心?XD),大家最後別忘了在榜單當中找找看有沒有心屬的遊戲,大家的前100又是什麼遊戲呢?
-
一定要收藏的美術集,10週年《戰場女武神4》紀念包開箱試玩!
SEGA旗下《戰場女武神》(Valkyria Chronicles)系列遊戲邁入第10個年頭,這在2008年第一次於Sony PlayStation 3(PS3)上發售的戰略RPG遊戲,途中經過「動畫化」與「漫畫化」洗禮,於今年(2018)3月21日推出全新續作《戰場女武神4》,適逢10週年更推出紀念包! 小W編有幸參與後,對於各家遊戲廠商於2017年下半年度及2018年上半年度,新遊戲預計上市日期有了初步認知,經過《人中之龍 極2》與《人中北斗》話題之後,接下來就是《戰場女武神4》的主場囉! 這次小W編收到的《戰場女武神4》10週年紀念包,內容物包含《戰場女武神4》中文版遊戲光碟版、10週年紀念原聲帶、10週年紀念美術畫集、「與第7小隊的共同戰線」追加劇情DLC商品碼。原聲帶包含過去10年作品的嚴選配樂集;美術畫集更是涵蓋過去與現在的4部作品,B5尺寸共計72頁。追加劇情則是初代《戰場女武神》主人公隸屬部隊的追加劇情,這紀念包的內容物真的相當豐富!(預購沒搶到就賣完囉,幫QQ) 遊戲發生在獨立世界觀的征曆1935年,「東歐洲帝國聯合」(帝國)與「大西洋聯邦組織」(聯邦)爆發「第二次歐洲大戰」,將戰火延燒至整個歐洲大陸,玩家們就是扮演夾在正中間的緩衝國「加利亞公國」的義勇軍,為了守護自己的家鄉以及重要資源拉古耐特礦而戰。 進入遊戲就看見最熟悉的風格畫面,製作小組使用「Canvas」繪圖引擎所打造的水彩風格畫面,雖然從PlayStation 3跨入PlayStation 4世代,硬體已經更進一步的強化,但是這樣溫馨且柔和的畫風還是有被保留下來。 遊戲當中採用系列作一貫的戰鬥系統,製作小組稱之為「BLiTZ」(Battle of Live Tactical Zone systems)是融合戰略以及回合制的方式,輪流操作「指令模式」與「行動模式」,玩法幾乎與初代相同,不過這次移動至敵人的攻擊範圍之後,若是不趕快進行行動的話,會一直被當成活靶攻擊!在遊戲當中也有相當多的兵種可以操控,有偵查兵、突擊兵、對戰車兵、支援兵、狙擊兵以及這次全新推出的擲彈兵;當然除了步兵能夠選擇之外,也能夠操控戰車對決敵方的戰車,就看玩家們打算使用什麼戰略! 簡單提一下試玩的心得,這次在繪畫風格上維持著「正統續作」的風格,而戰鬥系統也還是採用「BLiTZ」這特殊遊玩方式,若是第一次接觸這類型類型遊戲的玩家,可能就要花一些時間適應。不過在水彩畫風、特殊戰鬥系統、角色扮演等要素的融合之下,玩家們在宛印象派畫布、若壯麗詩篇般戰鬥中,用智慧勾勒屬於自己的冒險詩畫。 (一) (二) (三) (四) (五) 廠商名稱:SEGA 廠商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40號5樓SEGA 廠商官網:
-
《魔龍寶冠Pro》動手玩,重製版4K畫質呈現更美麗!
2013年7月,Sony在PlayStation 3(PS3)與PlayStation Vita(PS Vita)平台上,推出一款由Atlus製作的遊戲《魔龍寶冠》,這是《奧丁領域》、《朧村正》團隊Vanillaware擔綱製作的2D動作RPG,在當時首度以高解析度方式呈現拿手的纖細、細膩2D手繪風格。時至今日,2018年初針對PlayStation 4 Pro(PS4 Pro)平台,推出重製版本《魔龍寶冠Pro》! 《魔龍寶冠Pro》是一款有劍、盜賊、戰士、魔法以及魔龍出現,具備超高奇幻風格架空世界的動作RPG;玩家們將要化身為冒險者,集結夥伴、組成隊伍,挑戰魔物巢穴與令人畏懼的迷宮。玩家腳色們有「戰士」(ファイター)、「亞馬遜」(アマゾン)、「精靈」(エルフ)、「矮人」(ドワーフ)、「女巫」(ソーサレス)以及「巫師」(ウィザード)共計六種職業可供選擇,各具特色。 而作為一款具備成長要素的動作RPG遊戲,當然能夠收集各式各樣的武器道具,也能夠支援4人合作遊玩,竟然有分數機制,這樣的設定就跟小時候打「街機」會出現帶狀卷軸類遊戲一樣。那麼話不多說,來看遊戲吧! 看完遊戲基本介紹後,我們就從遊戲畫面當中去感受那極具復古情懷,卻又不失絕美手繪畫風的《魔龍寶冠Pro》吧! 雖然這款遊戲採用的是傳統2D方式橫向卷軸框架,就像《魂斗羅》、《越南大戰》、《音速小子》或是《超級瑪利歐》,經典遊戲所使用的玩法也能套用於此款遊戲;而這次重製的《魔龍寶冠Pro》也保留了經典,更增加了4K解析度支援,這讓遊戲畫面的表現更好,連遊戲配樂都請交響樂重新進行製作。經過體驗,小W編深深沉醉在奇幻的畫風之中,想體會復古味與畫質的全新感受嗎?買起來玩就對了! 廠商名稱:SEGA 廠商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40號5樓SEGA 廠商官網:
-
SEGA Mega Drive Flashback HD復刻版開箱,內建85款經典遊戲的復古機台!
在介紹這台主機之前,不知不覺之中就透露了自己的年紀。余憶童稚時(上國文課?XD),小W編也曾經躲在朋友家的客廳大玩SEGA Mega Drive,那時候還只有16-Bit的畫面、有線的搖桿與很老式的電子音效,現在回想起當初的自己,還是會會心一笑,原來這麼「幼齒」就被遊戲給深深吸引。就在這時,我們編輯部收到了一台電視遊樂器,這不就是那台SEGA Mega Drive嗎? 小W編所拿到這台復古遊戲機,是由愛勝遊戲(AtGames)推出,主要延續1989年SEGA當時推出的第一代Mega Drive遊戲機,也是SEGA自家第五代的電視遊樂器外型風格作為基礎。拿到時第一眼還看見在產品外盒上有著我們到現在依然時常遇見的「Sonic」(音速小子),提的前言再多,也沒有圖片給予大家復古情懷直接。走吧!我們賞圖去! 這次介紹的電視遊樂器主機,內建Mega Drive、SEGA Master System與Game Gear等三大平台67款經典遊戲,另外還增加18款Bonus遊戲,共計85款遊戲。身為復刻的電視遊樂器,產品本身採用的視訊輸出改為HDMI,並且能夠支援720p解析度。 產品本身提供2組的搖桿,設計上採用2.4G無線連接,幾乎與原版的控制器相同,提供方向鍵、6鍵按鈕(A、B、C、X、Y、Z),搖桿本身需要使用2顆AAA電池,在產品盒裝內並沒有附電池,需額外購買。 除了小W編上面提到的基本規格之外,產品本身也具有許多特色,首先,在遊戲畫面,提供映像管電視掃描線模擬的濾鏡,能夠讓畫面還原至當時我們玩遊戲的體驗;並且提供7秒的遊戲重播功能,讓玩家們可以在遊戲的任何時刻按下重播鍵,就能使用「RE大法」(我就是愛用者),且內建的85款遊戲都能存10個檔案;最後也是一個最讓我驚豔的特色就是,他在主機上一樣有卡匣的插槽,這插槽是能夠支援原版Mega Drive的卡匣! 接下來就到全編輯部最期待的遊戲時間!小W編滿腦子只想玩「Sonic 2」,所以就強迫自己的同事玩這款遊戲。在遊戲的體驗上,遊戲選單的安排也很貼心,將每款遊戲的簡介內含至選單當中,方便各位理解。至於玩起來是什麼感覺?童年玩遊戲是什麼樣的顏色、什麼樣的體驗、什麼樣的心情,就如我現在一模一樣。 近年來吹起一陣「復古」的熱潮,不論時裝配件、時尚穿搭、遊戲重製甚至到現在的復刻遊樂器,我們總是說著以前的遊戲多麼好玩、卡通多麼經典不死,現在的遊戲為什麼都沒有辦法如同過往一般,令人琢磨。或許,在這樣快速又速食的變動之下,不夠時間細細品嘗每一次遊戲與溝通帶給我們的悸動,把自己放慢吧!細細的品味在速食的世界當中,復刻的SEGA Mega Drive Flashback HD遊戲機,體會純粹的感動! 廠商名稱:愛勝遊戲(AtGames) 廠商電話:(02)2799-1600 官方網站: 市場售價:NT$ 2,690._
-
PlayStation VR《Khalid Young Dumb & Broke VR》將於2018年3月29日在PlayStation Store推出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Taiwan Limited (SIET) 今日宣布, 將 於 2018 年 3 月 29 日 在 PlayStation Store 推出全球知名歌手 Khalid 的PlayStation VR (PS VR)專用音樂影像“Khalid Young Dumb & Broke VR”。作為“Lost in Music”活動的一環,Sony與Khalid合作,透過一支精彩絕倫的音樂影像帶領樂迷們踏上精彩的旅程。 受RIAA(美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的三白金單曲“Young Dumb& Broke”提供了突破性的PS VR體驗,讓您感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VR世界。一旦進入VR世界中,您會立即置身於帥氣的老爺車駕駛座上。 首次在VR中登場的Khalid將歡迎您的到來,並且帶著您暢遊城市風景、遙遠的宇宙和高中美式足球場,來一趟充滿驚奇的旅程。您將會遇到一群有節奏地漂浮的水母或巨大的環繞行星,以及僅有透過PlayStation®VR才能享受到的各種精彩音樂體驗。Young Dumb & Broke音樂影像將投影在這迷人的VR世界,搖身成為獨一無二的超群感官探險旅程。 小標4=“Khalid Young Dumb & Broke VR” 概要
最多人點閱
- SEGA Mega Drive Flashback HD復刻版開箱,內建85款經典遊戲的復古機台!
- Switch有對手了?掌機Aya Neo創始版發布,搭載Win10系統、全面支援Steam遊戲!
- 外傳更夯!FORZA Horizon 5將比FORZA Motorsport 8更早上市?
- 與Xbox 87%像?!Sony PS5硬體規格細節公布
- Nintendo Switch內容物搶先開箱,各位玩家們12月1日荷包準備好了嗎?
- IGN評選史上前100遊戲,Nintendo包辦前十名6個席位成最大贏家!
- 花錢買DLC還卡BUG,卡普空為《魔物獵人 崛起》災情致歉
- 全新PlayStation Plus方案正式登場,但對老玩家們似乎不太友善
- 老司機們準備好了嗎?Gran Turismo 7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
- 新一代Nintendo Switch要來了?傳將搭載Mini LED螢幕並由群創供貨
- BUG暫時無解?SONY PS5發布20.02-02.25.00系統更新、但休眠模式災情仍未獲得解決
- E3媒體熱推、SEGA Mega Drive HD復古遊戲機終於在台上市!